国产99久9在线视频传媒丨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片18丨日本强伦姧人妻69影院丨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红粉丨亚洲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

首頁 | 國內行業信息 | 國外行業信息 | 國內政策 | 行業技術 | 企業動態 | 展會信息
  當前位置:首頁 > 國內行業 > “六·五”世界環境日專訪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
“六·五”世界環境日專訪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
發布日期:2012/6/5 14:59:30

  以環境保護優化經濟發展


  ——“六·五”世界環境日專訪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


  新華網北京6月4日電(新華社記者顧瑞珍)碧水藍天、綠草白云……這是人們渴望的生存美景。


  環境保護已是舉國大事。在“六·五”世界環境日之際,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就“以環境保護優化經濟增長,進一步提高生態文明水平”剖析環境形勢,展望美好前景。


  “從對子孫后代生存發展負責的高度,喚起保護資源環境的自覺和警醒”


  40年前的6月5日,聯合國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第一次環境會議,標志著人類環境意識的覺醒。后來這一天被聯合國確定為世界環境日。


  “我們‘圍繞環境保護優化經濟增長’進行深入探討,來紀念世界環境日很有意義。”周生賢說,改革開放以來,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,但付出了過大的資源環境代價。目前,我國每年能源消耗量占全球19.5%,石油消費量一半多依靠進口,煤炭消費量相當于其他國家的總和,高能耗產生了僅占世界8.6%的GDP,卻留下許多受污染的城市、全世界1/3的垃圾和頻繁發生的環境事件。


  水污染會使漁業生產率下降,土地鹽堿化、沙漠化和土壤肥力下降會使農作物產量下降……拼資源、拼環境的發展模式,不僅帶來包括環境問題在內的各種社會矛盾,而且不利于經濟的持續增長。他強調:“我們必須從對子孫后代生存發展負責的高度,喚起對保護資源環境的高度自覺和警醒;我們決不能走西方發達國家‘先發展經濟,后治理環境’的老路,而要積極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,以環境保護優化經濟發展。”


  周生賢認為,環境保護優化經濟發展體現在兩方面:一方面環保要求把環境承載力作為經濟發展的基礎條件,促使經濟行為主體努力進行技術創新,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并盡量利用循環再生資源,激勵其通過發展綠色產業獲得新的經濟效益。另一方面,環保制約的是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模式,而不會阻礙經濟發展。


  “在發展中保護、在保護中發展,局部地區環境質量持續好轉”


 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,正處于工業化、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進程中,但由于人口眾多、資源稟賦差、生態環境脆弱,發展中不平衡、不協調、不可持續的問題依然突出。


  周生賢指出,在發展中保護、在保護中發展,需要把優化產業結構與推進節能減排結合起來,把企業增效與節約環保結合起來,把擴大內需與發展環保產業結合起來,把生產力空間布局與生態環保要求結合起來,構建資源節約、環境友好的國民經濟體系,努力實現經濟效益、社會效益、環境效益的多贏。


  “十一五”期間,在能源消費和國民經濟年均分別增長6.6%和11.2%,均超過規劃預期的情況下,二氧化硫排放量、城市和工業領域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分別下降14.29%和12.45%。


  他介紹說,全國累計關停小火電機組7683萬千瓦,淘汰落后煉鐵產能1.2億噸、煉鋼0.72億噸、水泥3.7億噸;累計建成5.78億千瓦燃煤電廠脫硫機組,比例從12%提高到82.6%,城市污水處理率由52%提高到77%。局部地區環境質量持續好轉。


  “走出一條生產發達、生活富裕、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”


  目前,我國正在實施經濟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,這個規劃體現了中國政府的堅強決心:絕不靠犧牲生態環境和人民健康來換取經濟增長,一定要走出一條生產發達、生活富裕、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。


  周生賢說,環境保護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戰場。我們必須充分發揮環境保護在推動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中的先導、擴容、增效和倒逼作用,以環境容量優化區域布局,以環境管理優化產業結構,以環境成本優化增長方式,推動創新轉型和綠色發展。


  “十一五”期間,中央環保投資達1564億元,帶動全社會環保投入達2.16萬億元,有力地推動了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進入快車道,全國52%的縣區級環境監測站完成標準化建設,“廢氣靠聞、廢水靠看、噪聲靠聽”的狀況有很大改觀。


  截至2010年底,全國已建立各種自然保護區2588個,占國土面積的14.9%。開展并完成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、環境宏觀戰略研究,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重大科技專項取得階段性成果。


  周生賢表示,綠色發展已成為時代潮流,以綠色經濟、低碳技術為代表的新一輪產業和科技變革正在孕育繁衍。我們將推進能源多元清潔發展,提高能源資源利用率,最大限度地減少資源消耗。按照循環經濟要求規劃、建設和改造各類產業園區,構筑鏈接循環的產業體系。鼓勵使用綠色產品,推行綠色采購,推動形成綠色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。

特別聲明: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內容,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,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,內容僅供參考。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若有侵權,請聯系我們刪除。電話:010-88372272 E-mail:1915838305@qq.com
最新資訊
水利部遴選17條母親河復蘇行動典型 永定
丹麥的地下水管理,對我國有哪些啟示和借鑒
地表水環境質量采測分離如何確保工作成效不
古代治水實踐中藏著哪些水城共生之道?
城市積水≠內澇 兩者如何區分?判定標準一
央視聚焦海綿城市建設,揚州經驗成亮點
治理城市積水內澇 “海綿城市”如何更具“
山城會“呼吸”打造“風貌共生”的韌性之城
“十四五”期間全國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
安徽多措并舉推進水資源循環利用
熱點資訊排行
1澳大利亞悉尼多個飲用水集水區檢出“永久性
2IE expo China 2025第二
3第26屆中國環博會——國際退役動力電池、
4陽泉市財政局下達省級補助資金 支持城鎮排
5第26屆中國環博會——國際沼氣與農業廢棄
62024水業可持續發展大會在北京舉辦
7解鎖循環經濟密碼,開啟產業黃金市場 第2
8AI模型揭露美國地下水污染:超7100萬
9什么導致了西班牙極端洪澇?
10西班牙媒體:洪災過后,西班牙魚米之鄉自然
關于我們 | 友情鏈接 | 法律聲明 | 聯系我們 | 廣告服務
Copyright © 2000-2022 m.jdztky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業網互聯網站 經營證許可證編號:京ICP備2022032253號
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286號
主站蜘蛛池模板: 浙江省| 榆林市| 鸡泽县| 尤溪县| 荆州市| 乡城县| 射洪县| 定兴县| 汾西县| 久治县| 新宾| 开封县| 阿克陶县| 宜阳县| 饶平县| 平遥县| 深圳市| 尼玛县| 沿河| 东乡县| 都昌县| 咸宁市| 砀山县| 大同县| 青海省| 华容县| 大余县| 保亭| 柳江县| 昭通市| 营口市| 沾益县| 堆龙德庆县| 淮北市| 长岛县| 襄樊市| 陈巴尔虎旗| 乾安县| 桃源县| 康平县| 进贤县|